發(fā)改委推出的階梯電價政策已經進入意見整理反饋階段。盡管無論從經濟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的角度來思考,階梯電價政策都不失為居民電價的一個突破口,是有利于公平和效率的價格機制,但是反對的聲音也比較大,主要原因是反對漲價。
現在有兩個需要反思的問題。第一,就是政策推出的策略問題;第二,就是階梯電價可能的改進方式。當初我們在設計階梯電價時,都把漲價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沒有考慮到民眾的不理解,以及可能的反對的聲音。
首先,如果改變階梯電價政策推出的方式,可能就是另一番局面。試想,如果像以往那樣,首先公布一個平均每度電提價幾分的方案,之后,再推出階梯電價,其推行可能就相對容易。第二,就是可以把階梯電價設計成“有下有上”。即把第一檔電價往下調,第二和第三檔的電價往上調,使階梯電價針對高收入人群的特征更加明顯。如果這么做,民眾就不會把階梯電價看作是一個“變相”漲價的政策。
此外,此次階梯電價改革的主要阻力來源于中、低收入人群,因為只有低收入人群才明確知道其用電量和電費,而富人對電價并不敏感。因此,另一個階梯電價設計的可能策略是,在階梯電價推行的初始,可以把第一檔的電價水平設得低些。因為用電量伴隨經濟增長和收入增加而增加,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即使電價保持不變,只要用電量逐年增加,進入更高檔次的用電量會逐年增加,從而提高整體居民電價水平。按照目前居民用電每年超過10%的增長率,這一策略是可行的。
因此,今后政策改革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政策影響的人群以及阻力來源。
中國的居民電價改革比較難,除了電價是一路上行和公眾不知道供電成本之外,還跟電力企業(yè)的國有壟斷有關。
電廠是國有的,即使虧損也絕不可能不發(fā)電。那么,即使電價不漲,我們也不會缺電,為什么需要漲價?當然,電力是公用事業(yè),政府對漲價必須嚴格監(jiān)管。提倡階梯電價,有利于公平和效率,促進節(jié)能減排,大前提就是電價必須要漲。至于為什么要漲價,道理在哪里,背后的成本是怎樣的,政府應當和民眾講清楚。
總的來說,階梯電價在推行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兼顧公平、特殊性以及季節(jié)性的問題,還需要考慮推出的方式與策略。可以預見,隨著政府對民眾聲音關注程度的加深,今后中國的價格改革將越來越充滿挑戰(zhàn)性。
階梯電價作為一個價格機制能否被成功地推出去,接下來最困難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聽證,國家要和老百姓解釋清楚成本的問題,以及為什么要漲價。
而目前難度最大的就是,國家電網的成本難以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