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采訪了解到,以新舟700、ARJ21、大型客機為代表的我國自主品牌民用飛機目前雖然研制順利,但是受材料這一關鍵性技術落后的影響,我國民用飛機的市場競爭力遭到極大削弱。為了扭轉不利的局面,關中航空帶近年來掀起了材料革命的高潮,在多種核心材料上取得了巨大進展。
材料成為民機研制最大軟肋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國內航空工業(yè)專家們對我國研制成功三大自主品牌民用飛機都充滿了信心,但是對今后的市場前景如何不少人卻疑慮重重,其中相當一部分專家認為我國落后的材料研制技術會成為自主品牌民用飛機市場競爭力最大的軟肋,會給我國航空工業(yè)造成巨大的風險。
民用飛機與軍機不同,軍機只要生產出來了就算成功,而民用飛機成功與否最終得看它能否被市場接受、能否取得商業(yè)效益。我國自主品牌民用飛機今后都會面臨空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要想取得商業(yè)成功必須要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而衡量飛機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看新型材料尤其是航空復合材料在飛機制造上應用的比例,然而我國的材料研制技術卻遠遠地落后于歐美發(fā)達國家。
長期關注飛機材料研發(fā)的原航空部第一批研高工楊超凡告訴記者,近40年來,世界飛機工業(yè)發(fā)展的一個大趨勢就是復合材料飛機代替金屬材料飛機。產生這個巨變的原因是用航空復合材料替代金屬材料可以使飛機減重10%-40%,結構成本降低15%-30%。減重和降低成本對于以高油價為特征的航空市場減少排放以及提高航空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都極其重要。
西方發(fā)達國家早已在飛機上大規(guī)模使用航空復合材料,但是我國由于技術力量薄弱,至今尚不具備高性能航空復合材料的研制能力。目前,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已掌握了T800、T1000等高性能碳纖維航空復合材料工藝,其中T800已廣泛用于波音787飛機,而我國與之相比差距非常大。據中航工業(y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益小蘇研究員估計,目前我國航空復合材料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約有15-20年,對國外技術的依存度在95%左右。
更讓人憂慮的是,為限制中國飛機工業(yè)的發(fā)展,目前西方國家在航空復合材料上對中國嚴格禁運。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目前正在研制的三大自主品牌民用飛機的主部件都無法用航空復合材料來制造,用的還是金屬材料,這使得我國自主品牌民用飛機市場競爭力遭到了極大的削弱。
關中航空帶掀起材料革命高潮
為了盡快提高我國自主品牌民用飛機的市場競爭力,近年來關中航空帶掀起了材料革命的高潮,多家企業(yè)對新型材料進行了研發(fā),取得了巨大進展。
2011年5月30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高性能碳纖維產品T400順利通過了陜西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組織的省級新產品鑒定。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邢球痕,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姚穆、周國泰等國內碳纖維、復合材料、紡織業(yè)方面的知名院士與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經鑒定,認為該材料制品性能穩(wěn)定,生產工藝先進,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雖然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已掌握的T800、T1000相比,差距還不小,但是已把我國復合材料的研制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陶瓷基復合材料是另一種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它具有比鋁輕、比鋼強、比陶瓷更耐高溫、比碳復合材料更抗氧化等突出特性,國際上只有法、美等少數國家掌握該技術。西北工業(yè)大學超高溫結構復合材料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張立同院士研究團隊經過艱苦的研究攻關,近年來先后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目前已具有陶瓷基復合材料大型復雜構件的設計和制備能力。
與此同時,位于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的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fā),掌握了鎂鋰合金材料的研制技術,并投入了工業(yè)化批量生產。據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專家柴東朗教授介紹,鎂鋰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塑性等特點,是當今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可部分替代目前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鋁材及其他鋁合金材料。中國對鎂鋰合金材料研究已有一段時間,但是大多數處于實驗室階段,而在西安能建成鎂鋰合金生產線并進行工業(yè)化批量生產,說明中國已經比較成熟地掌握了鎂鋰合金材料的研制工藝。
公司總經理韓佰鋒說,目前美國研制鎂鋰合金每公斤價格高達2000美元,而且還不賣給我國,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研制鎂鋰合金每公斤價格只要2000人民幣,目前國內已有多家航空航天企業(yè)準備采購使用國產的鎂鋰合金。
多管齊下推動國內材料研制再上新臺階
雖然關中航空帶掀起的材料革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也應看到,與國外最先進的水平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為了推動國內材料研制再上一個新臺階,關中航空帶的材料專家建議,我國應盡快采取更強有力的扶持措施。
具體而言,一是要繼續(xù)立足自主創(chuàng)新加快國內材料的研制進度。新型材料的核心技術是絕不可能從西方國家買到的,我國應在現有的研制技術基礎上進一步匯集全國的力量,加快對材料關鍵技術的大規(guī)模攻關,盡力縮短與國外的差距。
二是可發(fā)揮我國在材料技術上的比較優(yōu)勢換取國外先進技術。我國材料總體與西方國家差距很大,但是在一些具體的技術指標上卻不弱,甚至有的在國際上來說也是有較大技術優(yōu)勢的。這樣,我國就有可能通過有比較優(yōu)勢的技術,來換取西方發(fā)達國家材料的其他先進技術。
三是可通過資本運作并購國外公司獲取材料的應用技術。我國新型材料與國外的差距不僅體現在材料本身的研發(fā)技術上,還體現在應用技術上。新型材料的研發(fā)技術國外是非常保密的,但是在應用技術上對我國相對來說還開放一些,我國可以通過資本運作、并購國外公司來獲取先進的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