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京華時報》4月20日報道,日前“書香北京文化盛典——
21世紀10年影響中國圖書榜”晚會在京舉行。30本21世紀10年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出爐,于丹、韓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入榜。 “21世紀10年影響中國圖書榜”,看似一個宏大和嚴肅的榜單,但是,從入選作家和作品來說,就筆者的觀察,與其說是“21世紀10年影響中國圖書榜”,不如說是暢銷書排行榜更為體妥帖,更為貼近本排行榜的本意。 無論是《于丹<論語>心得》、《明朝那些事兒》、《品三國》、《世界是平的》,還是《登上健康快車》、《血酬定律》、《誰動了我的奶酪》、《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時下的文化環(huán)境中,都是以暢銷書的面目出現(xiàn)的,其影響力也與其銷量有關,進一步說,隱藏在這些書籍背后的“明星作者”,才是書籍贏得銷量的重要支撐。因此,這些書籍的商業(yè)利益分量早已壓倒了本身應具有的文化產品的分量。 當“21世紀10年影響中國圖書榜”異化為暢銷書排行榜時,成為攫取商業(yè)利益的工具時,進入公眾眼簾的“21世紀10年影響中國圖書榜”已經不是本來意義的排行榜,由此出現(xiàn)的書籍也變質了。 當下社會,消費文化通過大眾傳媒的鼓吹,已經成為社會大眾一種揮之不去的潛在文化心理!21世紀10年影響中國圖書榜”異化為暢銷書排行榜隱喻了圖書在消費社會的命運。真正的經典圖書作為一個淡淡的背景,正在被消費的欲求所掩蓋,剩下的只是一種空洞的狂歡。 當代大眾文化是一種恪守價值規(guī)律、只承認效益的文化,這是“21世紀10年影響中國圖書榜”異化的根本原因。大眾文化既竭力煽情又掏空感情,而作家與商業(yè)利益茍合后,在工業(yè)化的生產線中,就失去了原有的尺度。代之而來的很可能是市場和經濟效益的狂熱追逐,隱藏其后的潛在危機是媒體在這種生產線下,用統(tǒng)一的模式制造出一個個大同小異的“圖書”,然后把他們一股腦兒拋售給大眾,最后大家坐地分錢。在消費性的時代中,任何圖書的生存與境遇都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商業(yè)化、娛樂化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圖書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但是,真正影響社會和大眾的書籍,決不應僅僅是暢銷書,而是那些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經典書籍,否則,就是南轅北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