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便有媒體預測,“高房價”是2010年“兩會”的主要熱點。果然,聽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共用了包括標點符號在內的364個字來談遏制房價問題,所占的篇幅不小。 近年來,翻著跟斗一再攀高的房價,使相當一部分城鎮(zhèn)居民膽戰(zhàn)心驚。對此,政府也出臺了種種“房地產政策”,試圖摁住房價再一次躥高的勁頭。但是,發(fā)展商們卻仍然對自己的定價權持樂觀的態(tài)度。 要解讀這一社會現(xiàn)象,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走出“高房價”、“房地產”這一已經將我們的思想禁錮密閉的概念體系。遺憾的是,從高層領導開始,都仍然還是在這個被畫地為牢的圈圈里轉悠,還在與老百姓討論“高房價”、“房地產”。必須強調,所謂“高房價”、“房地產”,是本山大叔賣的那只拐,你由著他忽悠,原地轉幾圈就瘸了。 實際上,住房社會政策和房地產市場應該是兩個概念。政府應該以住房社會政策來滿足公民在“居住權”和“資產形成權”方面的基本需要。遺憾的是,自從世紀之初停止了“福利分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只有房地產政策,而沒有住房社會政策。所有在住房方面有需求的居民家庭,譬如原住房被拆的動遷戶、子女長大需要增加住房面積的家庭和需要結婚用房的年輕人,等等,都被逼上了“華山一條道”,惟一的選擇就是找“發(fā)展商”買房去。這就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看起來住房需求無窮無盡的假象。在這里,經濟學上的兩個基本概念——需求和有效需求,它們之間的差異被有意無意地隱瞞起來。有需求但缺乏購買能力,于是就出現(xiàn)了“房奴”、“蟻族”等異,F(xiàn)象。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解決吃飯問題,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也可以上餐廳酒樓乃至豪華大飯店,后者是用“市場”方式解決高層次的需要,前者則是滿足基本需要。部分社會群體因為貧窮而食不果腹,政府就有責任出臺相關的社會政策,保障他們的生存權。吃飯問題如此,住房問題何嘗不是?如果房地產是解決住房問題的唯一選擇,就好比不準老百姓在家里開伙,要吃飯必須上飯店,其結果可想而知。 現(xiàn)在國際上房地產價格飆升的城市不少,為什么都沒有像在中國這樣激起普遍的民怨民憤呢?竊以為,經濟領域中的房地產市場,應該主要是指城市中央商務區(qū)(商業(yè)樓宇、辦公樓宇、賓館酒店以及工業(yè)園區(qū),等等)的建設以及與其相配套的生活設施,包括一部分中高檔公寓乃至豪宅別墅。我們講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是一個城市的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主要指的是這一塊。因為這一塊如果很繁榮,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就說明這個城市經濟實力和發(fā)展?jié)摿Ρ豢春茫顿Y的能力強。但是,這一塊與普通市民的生活應該沒有很直接的關系。 普通居民的住房問題應該主要由政府通過住房社會政策——也可以理解為“保障性住房”來解決。從理論上講,每一個公民在其一生中應該有一次機會得到政府以成本價供應的住宅。同時,這套房子還應該有機會成為公民的私人財產。這就是政府滿足公民居住權和資產形成權最基本的社會政策理念。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