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案背后 SEC重塑形象與黨派之爭
    2010-04-22    作者:馮郁青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起訴高盛顯示的只是冰山一角。SEC已經發(fā)出了強烈信號要對華爾街的擔保債務憑證(CDO)交易進行詳盡調查。對于華爾街來說,高盛的案子很有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目前大家普遍是有些擔心,”一位華爾街的資深交易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不知道下一個輪到誰!
  CDO 交易因其技術復雜、艱澀難懂曾被巴菲特稱為是金融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正是華爾街這一技術創(chuàng)新使得危機蔓延到全球范圍。而CDO交易在危機發(fā)生的前幾年廣泛盛行。
  “允許其主要客戶在CDO 交易中的一方做空房市是華爾街上一種非常普遍的操作,”一位從事過CDO 交易的資深交易員對本報記者表示,“只是像高盛這樣允許保爾森參與設計,并且對此向投資者隱瞞的確實有些問題。不過話說回來,在2007年誰也不知道保爾森是誰,他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絕望地尋找投資機會的基金經理,并不像現在如日中天,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SEC就開始調查各大銀行,要求各大銀行提供CDO市場的信息。高盛也在去年9月接到了傳票。
  對高盛來說,SEC在上周五的起訴讓他們感到意外。SEC自從向高盛發(fā)出調查后,就沒有動作,直到上周五的突然起訴。而且在起訴之前也并沒有給高盛一個通過談判來解決的機會。
  “這對于SEC來說是非同尋常的! Shulman Rogers 公司的證券律師弗蘭克(Jacob S. Frenkel ) 對本報表示。弗蘭克曾經在SEC的執(zhí)行部門任職10年以上。
  弗蘭克稱,對于SEC來說,在發(fā)起一個訴訟之前不給對方和解的機會是非常少見的。而且SEC選擇這樣一個顯著的目標——高盛來作為第一個CDO 市場的案子無疑顯示出SEC 在向公眾展示其整肅華爾街的決心及其調查案件的力度。
  “高盛是如此強大的公司,”弗蘭克說,“SEC 對此案的調查結果如何,影響將非常深遠,這有可能要界定在類似交易中什么是事實信息,什么是必須向投資者提供的。”
  高盛并不是第一家因為CDO交易而惹上官司的金融機構。美林在一年前就被一家叫做 Rabobank的銀行在紐約起訴。該銀行聲稱當時的美林,也就是現在美國銀行的一部分,在進行合成CDO 的交易時沒有提供關鍵事實。美林則稱交易的風險已經在文件中披露,Robobank 應該做自己的盡職調查,而不是僅僅依靠美林。
  幾乎和高盛如出一轍。美林的案子牽涉到一個對沖基金 Magnetar在做空一個叫做Norma 的CDO。這項由美林來發(fā)行的交易,達到150億美元。美林的客戶Magnetar 購買了風險最大的一部分Norma,并且做空CDO中風險相對較少的部分。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UBS 也面臨著類似的官司。UBS在2007年發(fā)行一項價值225億美元的CDO 時,的確警告了其他投資者,這個CDO 中的一些基金由對沖基金Tricadia 管理,并且有可能做空這些資產。但是不到一年,這個交易就被收盤。損失巨大的投資者包括加州的一家銀行和UBS自己。對沖基金 Pursuit Partners LLP,在UBS 發(fā)行的CDO中損失巨大,現在正在康州起訴UBS 在2007年夏天進行這項交易時已經知道支撐CDO的資產出現問題,可還是將此賣給了投資者。
  SEC此時對高盛開刀也是在經過金融危機、被普遍指責后試圖加強自己的執(zhí)法力度和形象。 同時,這一案件對于正在進行中的金融體制改革而言,無疑助了民主黨一臂之力。SEC 對高盛進行起訴本身也是兼具黨派性質的。SEC的五個委員中2個共和黨人投了反對派,3個民主黨人投了贊成票,以3∶2 的決定來對高盛進行起訴。

  相關稿件
· 切莫高估高盛被訴的“意義” 2010-04-21
· 英德擬跟進調查高盛 2010-04-20
· 被訴涉嫌欺詐 高盛信譽重創(chuàng) 2010-04-19
· 美金融監(jiān)管改革真能拿高盛祭旗? 2010-04-19
· 美證交會指控高盛欺詐投資者 2010-04-19